河南中医药历史与发展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09-10-19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医药就是在华夏文明进步与发展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营养而形成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与国粹。河南中医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对整个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60年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河南中医药事业不断取得辉煌成就,正以坚实的步伐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辉煌历史与灿烂文化

河南,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河南中医药,有独特的人文思想和中原文化特征,是中华医药文化的根基和主体。

——中医药文化起源于中原。我国古代社会以农为本。黄河中游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平原广袤,土壤肥沃,河流纵横,为农耕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先民们在漫长的生活和劳动实践中,逐步认识自然,发现了能缓解病痛的动植物,从而产生了药物知识,有了医药活动,后来又发明了针法、灸法和外治法等。留下了有关医药起源的传说。如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制医药”、“以疗民疾”,黄帝和岐伯、雷公等讨论医药等。到夏商周时期,“伊尹创制汤液”改变了人们的用药习惯,开阔了用药领域,使中医药学知识不断得到丰富,治疗方法也丰富多彩。这为战国以后中医学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这些都充分说明河南是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中医药的源头在中原。

——中医药巨著诞生于中原。战国秦汉三国时期,医学家把阴阳五行学说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古代辩证法思想引进过来,作为中医学的说理工具;把道家思想中的精、气、神等合理概念和摄生的论点,移植于到中医学并构成它的重要内容;儒家“仁义道德”思想中进步的内容,对发展医学伦理学有积极作用。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医药理论的形成。而这三部中医药学巨著主要是在中原地区完成的。唐代医家孙思邈,也曾长期在中原地区行医,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集方剂之大成,并收录了医圣张仲景有关伤寒的部分病证,使医学理论和医圣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可以说中医药理论在中原形成,中医药经典在中原诞生。

——中医药科学发达于中原。《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成为后世中医理论之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原则,完备了理法方药的理论体系,其所载方药被尊为经方,在唐代,《伤寒杂病论》就先后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在日本尤为推崇;《神农本草经》记录了药物学知识,提出了中药学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理论;张从正创立了攻下学说,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以上这些对中医药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兴盛时期,其标志是医政设施的进步和完善。此时的医学重心在中原。北宋都城在开封,设立“翰林医官院”、“太医局”,还有保健或慈善机构,把医药行政与医学教育分立起来。同时还设立“御药院”、“尚药局”、“医药惠民局”等专职药政机构。

宋代医家王惟一,发明并铸造了针灸铜人,经络腧穴一目了然,将针灸的临床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针灸学的发展,尤其是针灸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医药大师荟萃于中原。中原大地历代名医辈出,人才荟萃,是对传统中医药学发展贡献最大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春秋战国至明末,史传中有籍可考的全国5000多位名医中,河南就的912人。最著名的东汉时期南阳人张仲景,开辨证论治之先河,被后世尊为“医圣”。南齐时河南阳翟(今禹州)人褚澄,进一步阐述了中医基础理论。隋唐之际,河南籍的医家甑权(扶沟人)、孟诜(汝州人)、崔知悌(鄢陵人)、张文仲(洛阳人),在国内享有盛誉。宋金元时期的张从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为中医“攻下派”的代表;河南许昌人滑寿,其在经络理论研究上的成就,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有王怀隐、郭雍、王贶等,对推动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明清时期,固始人吴其浚编著了我国第一部大型植物志《植物名实图考》;孟津的平乐郭氏正骨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技术,丰富了中医药文化宝库。此外,还有大批长期在中原地区从事医药活动的大家,如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三国时期外科鼻祖华佗,南北朝时期的针灸家皇甫谧,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等,都曾在河南行医采药,著书立说。

——名胜古迹遍布于中原。南阳医圣祠、洛阳龙门药方洞、开封制作精细的“针灸铜人”等都见证了中原医学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在仲景故乡河南南阳,人们为了纪念医圣,在清代建造了医圣祠。医圣祠作为供奉、纪念张仲景的场所,每年的祭祀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既有医药学家的朝圣祭祀,义诊施药,也有医林会馆的学术讲堂、座谈交流,还有当地百姓祭拜问药,祈福纳祥,亦有儒家文人的赋诗颂歌,已成为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国外的医家学者还专程到南阳拜谒医圣祠,将此称之为“归宗”。可见中原医学文化的魅力和影响。

洛阳龙门石窟的“药方洞”,保留有北齐时期完整的中医药方118个,治疗的病种达37个。这些药方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北宋都城开封设有“尚医局”、“御药院”、“药密库”、“太医局”、“翰林医宫院”等机构,设置之全在当时首屈一指。在“医宫院”放置的制作精细的“针灸铜人”,成为世界针灸医学发祥地的象征。

——道地药材盛产于中原。河南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盛产2780多种中药材。产于焦作(古代为怀庆府辖区)的“四大怀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周代开始,历朝都将“四大怀药”列为皇封贡品。明清以后,怀药贸易日趋昌盛,在全国各地开辟药庄,建立商号,举办怀药大会,“怀庆会馆”遍布多个省区。在怀药的栽培、炮制、经营和贸易活动中逐渐产生、发展成怀药文化、怀商文化。此外,禹白芷、裕丹参、密二花、息半夏、桐桔梗、山茱萸、辛荑花、连翘、冬凌草、柴胡等,药材道地,质优量大。

河南又是中药材重要集散地之一。历史上有禹州、百泉两大全国性中药材交易会。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禹州就有中药材交易活动和医家药商的汇聚,明洪武年间形成规模,清乾隆年间,药交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国各地药商多在此建立药行、驿栈。药帮还建立了商务活动的诸多会馆,如山西会馆、怀帮会馆、江西会馆、十三帮会馆等。

百泉药会起源于隋大业四年,药会的鼎盛时期,会期长达一月有余,每日上会者多达上万人。素有“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之美誉。

禹州的中药材加工、炮制始于明代,荟萃了历代技艺,因药制宜,技艺独特,制作精细,注重药效,在“浸、泡、锻、煨、炒、炙、蒸、煮”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在1911年的“万国医药博览会上”禹州的“九蒸熟地”引起轰动。许多加工炮制技艺被载入经典。业内有“药不过禹不香”之说。

60年发展成就显著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60年的建设、改革和发展,河南的中医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教育、科研、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中药产业格局。为保障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全省有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266所,其中省级中医院5所: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我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中医院,设床位1300张,担负着医疗教学科研任务,同时也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省洛阳正骨医院是享誉海内外、独具特色的骨伤专科医院,设床位1200张,同时又是省正骨研究院、全国中医骨伤科医疗中心、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医院也是三级甲等中医院,以大专科小综合为特点,设床位560张;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设床位400张,临床科研紧密结合;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要服务于教学,现有床位150张。各省辖市均有一所中医院,个别市有两所中医院;158个县(区),已有154个有中医院。同时,91%的西医院和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开设有中医科,50%以上的村卫生室有中医中药,9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1%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

全省中医医院(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床位26466张,年门急诊人次2634万,出院人数76.5万;绝大多数中医医院都形成了自己的重点专科或特色专科,在SARS、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和地震、矿难、交通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中,中医药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中医药院校教育蓬勃发展,河南中医学院发展成为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在校生达1万多人;还有南阳、安阳、焦作等6所中医药专科学校。中医药院校每年有毕业生4000多人充实到全省各级医药卫生机构中。目前全省中医药从业人员近7万人,人数居全国首位,其中高级职称中医人员4745人。

同时河南注重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采取多种方式提高队伍素质。2001年以来实施了“四类人才”培养计划,累计培养继承型人才、临床专家、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等近2000人;为84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选拔学术继承人147名,大部分已出师;选拔34位中青年专家,入选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去年以来,在全行业开展了“读经典、背方剂”活动,要求中医师至少熟练掌握150首常用方剂和100条经典条文,促使整体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河南省有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和河南省正骨研究院两所省级中医研究机构,分别明确了一体两翼和医教研产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被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中央政府投入1亿元,要求地方政府配套2.5亿元进行重点建设,使之成为在艾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领域的全国临床研究中心。此外还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4个。

全省中医药科研工作始终围绕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坚持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组织科技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84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90项,累计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80余项。其中“适合艾滋病防治示范区河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洛阳骨皮瓣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分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研究方面在全国做得最好,“无症状HIV感染者中医药早期干预研究”列入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国拨科研经费4300万元,是建国以来我省医药卫生科研获经费资助最多的项目。

——中医药产业格局形成。全省中草药资源丰富,道地药材如“四大怀药”、禹白芷、裕丹参、密二花、息半夏、桐桔梗、山茱萸、辛荑花、连翘、冬凌草、柴胡等,质优量大。全省中医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中医药需求的日益增长,带动了中药产业的发展,中医中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省政府于2000年适时提出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河南)基地”的申请,2001年获科技部批准建设。

近年来,在全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部门相互配合,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政策扶持、上下联动的协同促进机制。围绕规范化中药材生产、中药研发技术创新、现代化制药、中药营销及市场服务等“四个体系”,加大中药产业开发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有3家中药企业进入全国医药企业百强;有国家中药保护品种38个,单品种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品种12个(如宛西的六味地黄丸年销售收入5亿元、羚锐的骨质增生一贴灵年销售收入2.7亿元、羚锐的壮骨麝香止痛膏年销售收入2.1亿元);拥有宛西制药、羚锐制药、辅仁药业、太龙药业等一批知名的中药现代化企业,培育了仲景牌浓缩六味地黄丸、羚锐通络祛痛膏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中药品种,河南中药在全国的地位明显提高;2008年中药工业实现产值139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32.18%;中药年销售收入250亿元。

——文化建设成效显著。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洛阳平乐郭氏正骨,焦作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辉县市百泉药会,禹州药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医圣祠被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注重引导中医机构重视和加强中医文化建设;积极参加世界传统医药大会中国中医药展等活动,全面展示河南省中医药的优势和发展成就;组织拍摄的反映河南中医名家和中医药文化的电影《苍生大医》和电视连续剧《大国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外部环境日益优化。1988年,河南省较早地成立了中医管理局,至1991年全省17个市(地)卫生局全部设立中医科,各县(区)卫生局逐步设立了中医股或有中医专干,自下而上的中医管理体系初步形成;省政府在对省中医管理局的机构设置中明确规定,中医事业费实行计划财政单列;1997年11月,河南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南省中医条例》;同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振兴中医大会,时任省长马忠臣同志到会作重要讲话,时任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批示要对中医工作给予倾斜。这些都为河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法律保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医管理部门的管理思路也随着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开拓、战略不断调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建设机构、扩大规模,转变到九十年代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充实内涵、提高素质。近10年来,通过科学谋划,规范管理,坚持以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农村中医药工作为重点,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医药学自身发展规律、具有河南特色的管理模式,河南省的管理经验多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推广。

河南中医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已成为中医药大省,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明显的历史优势、文化优势、学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具备了建设中医药强省和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展望未来,河南中医药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平台已经搭建,条件已经成熟,河南中医药事业必将迎来新一轮更快更好的发展,必将在中原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必将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